logo横板.png                               

      水稻白叶枯病菌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目前可用于防治该病害的药剂种类较少,且常用防治药剂已出现抗药性问题,因此急需发展新型防治药剂进行交替使用。天然产物化学研究中心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项目组前期筛选了一百多种植物源化合物,发现其中一种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小白菊内酯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因此,本项目组从修剪后废弃的广玉兰叶片中提取了小白菊内酯,且纯度和得率较高;系统分析了小白菊内酯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离体和活体抑菌活性,发现小白菊内酯在离体条件下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抑制效果强烈,在活体条件下对水稻白叶枯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保护作用一般;研究了小白菊内酯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作用机制,发现小白菊内酯能够与GSH和半胱氨酸等具有游离巯基的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扰乱菌体GSH/GSSG平衡,造成氧化胁迫,从而起到抑菌的作用。小白菊内酯来源丰富,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且作用机制与目前常用防治药剂不同,可以作为开发水稻白叶枯病防治药剂的先导化合物。相关研究成果“Crucial role of oxidative stress in bactericidal effect of parthenolide against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于2018年5月28日在线发表于期刊Pest Management Science(中科院农林科学一区,Top期刊),并应邀投稿了期刊封面文章。

      文章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ps.5091